金马党建|追溯信仰之源,赓续红色血脉——金马律师事务所走进《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开展“行走的党课”
作者:金马律所 发布时间:2025-9-26
9月25日下午,在党支部书记李炳良的带领下,金马律师事务所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一行人,走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杨浦教学区《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开展一场“行走的党课”,在光影之间重温信仰之源。
序厅中央,405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语种的《共产党宣言》影印本整齐排列,纸页挺立,如不朽的思想旗帜。讲解员以此为起点,勾勒出十九世纪欧洲阶级矛盾与工人运动交织的历史背景,把《宣言》的核心命题、七篇序言的完善过程及其从欧洲大陆到俄国、再到东方中国的传播脉络娓娓道来:1872年德文版、1888年英文版、1906年日文版、1917年俄文版,直至1920年陈望道在义乌柴房完成的首部中文全译本,每一步都标记着科学真理与时代浪潮的交汇。
当脚步停在“红色基因”展区,讲解员分享了1975年1月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的动人瞬间:已罹患癌症的周恩来见到陈望道,急切询问是否找到他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当年长征的时候我就把《共产党宣言》当作‘贴身伙伴’,如果能找到第一版本的《共产党宣言》,我真想再看一遍。”短短一句,把一位共和国总理对信仰初心的毕生牵挂凝成永恒回响,也让现场同志在静默中感受到真理跨越生死、陪伴征程的温度。
沿着展线继续前行,同志们通过一组组对比数据——1949年全国党员440万、1978年3600万、2024年9900万——直观体会《宣言》所蕴含的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如何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迸发出改变中国的磅礴力量。
教学馆出口,摆有《共产党宣言》经典语录书签,离场前,大家在这里仔细挑选,书签的颜色、样式各异,却有同样的一句题记:把信仰带回家。
真理之光穿越历史启迪未来,信仰之力历经时代历久弥新。此次《共产党宣言》情境教学馆之行既是一次追根溯源、补钙铸魂的精神之旅,更是一次激发斗志、砥砺奋进的动员之行。大家一致表示,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转化为推动律所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持续深化“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主题实践,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贡献金马智慧、金马力量。